美民主党议员拟弹劾特朗普影响几何 全国抗议浪潮汹涌
2025年2月5日,美国爆发了一场罕见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数百万民众在50个州同时走上街头,高喊“拒绝法西斯主义”和“捍卫我们的民主”等口号,表达对特朗普政府及其“2025计划”的强烈不满。这场抗议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分裂和矛盾。
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开启第二个任期。他在竞选中凭借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关键盟友如埃隆·马斯克的背书险胜对手。上任后,特朗普迅速推动了一项名为“2025计划”的政策蓝图,这份由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起草的900页文件成为其执政的核心指导方针。该计划提议解雇多达5万名联邦工作人员,将独立机构置于总统直接控制之下,废除美联储,取消教育部等关键部门,并删除涉及性取向、堕胎、生殖健康以及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的联邦政策条款,同时削减可再生能源投资,推广传统能源。
尽管特朗普声称与“2025计划”没有直接关系,但计划的主要作者之一拉斯·沃特等人被提名为重要官员,这引发了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质疑。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签署了超过40项行政命令,撤销了拜登时期的近80项政策,涉及移民、能源、性别政策和国际事务等多个领域。他重新启动了美墨边境墙建设,加大了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并设立了专门官员负责管理移民事务,重新引入了“零容忍”政策。这些举措引发了移民群体和人权组织的强烈抗议。
在能源政策方面,特朗普取消了电动车补贴,大力推广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声称“美国需要能源独立,而不是可再生能源的幻想”。他还提出了只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的政策,要求联邦机构删除与跨性别者相关的内容。此外,他威胁加州如果不调整水资源管理政策,将拒绝给予联邦援助。在国际事务上,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通过高额关税施压全球企业迁回生产,并提出购买格陵兰岛和“接管”加沙地带,这些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2月5日,抗议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抗议者包括移民群体、LGBTQ+权益组织、环保人士以及众多自由派民众。宾夕法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地的州议会大厦前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华盛顿特区的抗议活动更是规模空前。抗议者主要反对移民限制、打压跨性别者权利以及取消教育部等联邦机构,谴责特朗普政府对DEI政策的废除。他们还批评政府试图强行将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地带转移,认为这侵犯了人权,反对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认为其加剧了全球经济摩擦。
抗议活动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但也伴随着零星的暴力冲突和逮捕事件。白宫表示抗议活动“被左翼激进分子操控”,未能平息民众的怒火。作为特朗普政府的盟友,埃隆·马斯克在这场风波中成为抗议者的矛头之一。他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被指掌握了大量公民的社保信息,引发了隐私权担忧。马斯克揭露美国政府资助病毒研究项目的消息也引发国际震动,指控政府资助了新冠病毒在内的生物武器研究。特朗普对此公开支持,谴责相关机构为“激进疯子”掌控的组织。
部分民主党议员计划对特朗普提出弹劾,但党内高层认为成功的可能性较小,未能形成统一行动。民主党严厉批评“2025计划”中的反DEI政策,呼吁各州立法保护多元化与包容性。国际上,特朗普的政策同样引发了盟友和对手的强烈反应。欧洲各国威胁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采取对等报复措施,墨西哥总统表示不会屈服于贸易战威胁,中东国家则一致谴责特朗普关于“接管加沙”的言论。
面对国内外压力,特朗普政府面临巨大挑战。国内抗议活动持续升级,国际社会不信任感增加,司法系统的制约也让部分政策难以全面实施。特朗普可能再次面临刺杀威胁,进一步增加了执政不确定性。这场风波揭示了美国内政的深层危机,也对国际秩序和全球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特朗普政府是否会调整政策以平息混乱,还是继续推行激进路线,仍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