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评】牛顿「炒爆仓」对A股的启示
「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行,却无法计算人类的疯狂。」英国股市在300多年前上演「南海泡沫」,狂热程度堪比今日A股,就连着名物理学家牛顿(Isaac Newton)也瞓身炒股,却惨蚀收场,几乎要破产。有趣的是,牛顿确实高瞻远瞩,当时属首批入市「春江鸭」之一,很快便赚到7000英镑;可惜他太早离场,后来眼见股市愈升愈癫,忍不住再次杀入,结果精準「摸顶」,倒蚀2万英镑。牛顿这次惨痛经历,亦可为面对A股狂潮的投资者带来启示。
我们现在习惯把经济过热形容为「经济泡沫」(economic bubble),这个词语正是源自1720年的「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话说当时属「大航海时代」后期,大英政府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殖民地,但同时因为征战频繁、劳民伤财而债台高筑。在此背景下,一批商人合办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建议向政府支付高额特许费用,换取部分殖民地的贸易专营权,某程度上相当于私营化改革,有助政府减债。
「南海泡沫」苦主之一
透过大力游说加上贿赂,「南海计划」在英国政府及国会获得不少支持,但一直未取得皇室正式批准。儘管如此,该计划已率先在股市引起「大炒特炒」,南海公司股价于短短几个月内暴涨接近10倍,东印度公司、皇家交易所等百多只「概念股」也飙升数以倍计。历史学家后来形容:「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商舖,牧师离开圣坛。」整个英国爆发「全民炒股」狂热。
眼见国民日益陷入癫狂,英皇乔治一世在1720年6月9日颁布《泡沫法令》,规定相关公司若在取得皇家特许状之前发行股份集资,便属违法。此举令股民如梦初醒,惊觉此前炒作的纯属「泡沫概念」。股市热情骤冷,南海公司股价掉头插水,到年底急泻近九成,其他概念股也跌到摊摊腰。这场股灾导致英国大批民众血本无归,当中不乏贵族及上流阶层,整个社会元气大伤。一直到近百年后的十九世纪初,英国人才逐渐对股市恢复信心。
古今中外历次牛熊周期,输得最「甘」的往往并非头几批入市股民,却是那些在最初一直冷眼观望、直至最后才忍不住入场的人。 (Philip Koschel via Getty Images)事实上,古今中外历次牛熊周期,输得最「甘」的往往并非头几批入市股民,却是那些在最初一直冷眼观望、直至最后才忍不住入场的人,结果「冇份赚升幅,有份接火棒」。尤甚者,正因迟入场,为追回失地,他们通常重锤出击、瞓身押注,最终很容易「输身家」。
讲到底,面对「疯牛」势头,投资者既不宜沽空,亦不应「孖展」槓桿,同时也未必适合「空仓」旁观。对大部分人来说,最适当策略可能是持有一定的正股ETF仓位,例如沪深300指数(3188.HK)、恒生中国指数(2828.HK)、恒生科技指数(3033.HK)等,并为动态持仓比重设定上限(例如不高于50%),务求在整个行情中维持长期参与感,大市继续升自然开心,即使牛市骤然终结也不至于爆煲。正如牛顿慨叹,人心比天文学更难捉摸;投资部署也须兼顾客观趋势和主观心理,才可「长玩长有」持续发展。
高天佑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