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产业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更加注重投早、投小、投原始创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张江是国家第一批高新区,有将近50万人在这里创业和发展。过去30多年时间,经过几次迭代,从最初的17平方公里、25.9平方公里,发展到95平方公里(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12月6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未来产业园区与城市IP进化思享会”在成都市青羊区航空国创中心产业园举行,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在主题为“未来产业园区‘制造’城市新IP”的圆桌对话上如此描述。

赛迪顾问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3)》,张江科学城稳居全国第一位。经过多年发展,张江科学城已经从过去的一个高新园区向科技城发展,意味着产城融合取得明显的成效。

“我觉得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城融合的道路。”张爱平表示,张江科学城也面临着全国各地的竞争,园区发展模式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招商引资,到一般的创业孵化,再到通过高端人才溢出和高端创业的集成的第三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地产业发展要注重“三个聚焦”,即重点聚焦高校院所、聚焦顶尖人才、聚焦源头创新。在张爱平看来,各地园区都希望能够捕捉到很多好的项目,“人家的树我移过来”,但随着现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规正式施行,就要更加注重投早、投小、投原始创新。

从全国来看,发展新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而依托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动能的未来产业自然是重中之重。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六大重点发力方向,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

截至目前,已经有杭州、深圳、上海、南京等超过20个城市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专项政策,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各地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现在大家都更加希望能够移大树(大企业),但有大的企业能不能带动整个生态体系很重要。而且各地也把自己的大树看得很紧,要移树并不容易。”张爱平认为,整体而言,不管先发地区,还是跟进发展的区域,都要更加注重“招引”和“培育”的两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