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浪潮推动科技创新:一车带“全链”,打造“中国智造”出海新名片
新能源汽车仍在加速发展。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0.3%。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正式达成,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进入规模化生产的新阶段。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预测,基于当前的增长趋势,全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接近13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兴起和发展,正是新质生产力本质特征的高度体现。”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康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更促进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2000万辆,渗透率达70%。
与此同时,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领先优势,中国汽车品牌开启了“反向合资”的新时代。中国车企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并由整车出口模式逐步迈向“产能出海+产业链出海”的新阶段。
“基于目前中国技术的先进性,与中国本地的产业链合作也有助于国际品牌获得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预计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中外合作会越来越多,领域和规模也会有所扩大。”标普全球汽车车辆和动力系统集团副总裁Henner Lehne向记者表示。
一车带“全链”,驱动中国智造新浪潮
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德国《新德意志报》网站前不久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这场技术攻势的重点是所谓的“新三样”:可再生能源、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是行业技术持续突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如是说。他表示,我国坚持“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即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为“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通过20余年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已构建起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最关键的零部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已经迈入国际领先行列。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全面、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链,覆盖从材料研发、电池制造、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持的各个环节。在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续航能力的关键指标——能量密度方面,我国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全球领先的300瓦时/公斤。
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到685.7吉瓦时,同比增长42.5%;累计装车量达到346.6吉瓦时,同比增长35.6%;累计出口达到126.1吉瓦时,同比增长37.8%。“我国在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关键原材料上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锂电设备的国产化率超过90%,其中关键工序装备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8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协会会长李阳表示。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创新驱动和产业融合过程中,也呈现出供应端、制造端、使用端、报废端全生命周期低碳清洁化发展趋势,同时倒逼汽车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比如,在制造端,可再生的塑料、金属和其他材料正逐渐取代传统材料,进一步降低整车制造的碳足迹。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力量。市场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实现从5.4%到38.6%的飞跃,四年内增长了七倍。2024年1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本土品牌占比接近60%,显著高于合资和外资品牌,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比增至45.6%。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包括人工智能等新产业。
“如果说电动化是上半场,那么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是真正的大战、真正的大变革。”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向记者表示,汽车将完全进入一个智能时代,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在智电赛道上,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迈入技术输出时代,外资品牌正在通过与中国公司加强合作、深化中国本地化研发等方式以提高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比如大众和小鹏、奥迪和上汽、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等。
“目前中国汽车业处在向智能化深度发展的关键期,行业对创新和合作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向记者表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强调,中国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世界没有其他国家在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创新进程上能够比肩中国。“对于大众汽车而言,集团正在全面深化‘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持续提升本土研发实力,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他表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创新驱动的转型机遇,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是其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同时,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强大的数字产业、充分的市场竞争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产品力、品牌影响力成为竞争关键。中国车企在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在续航能力、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未来规模方面,艾媒咨询研报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1.5万亿元,年增长16.2%,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23.1万亿元。在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背景下,这一进程不仅需要跨界融合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和先进制造等领域,也要求国际间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以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迈入“产能出海+产业链出海”新阶段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产品创新领域积累了先发优势,中国汽车品牌正逐渐从跟随者变为引领者。
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之下,中国汽车出口量首超日本问鼎全球第一。2024年,尽管受到欧盟出口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干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仍持续升温。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14.1万辆,同比增长4.5%。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今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突破200万辆。
海外销量逐年攀升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正在由单纯的整车出口模式,加速迈入“产能出海+产业链出海”新阶段。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同时带动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实现基于规模化效应下的降本增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在8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中国品牌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越来越受到传统国际汽车品牌巨头的重视和认可,同时也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从曾经的“市场换技术”逐步向中外合作“反向合资”转变。与此同时,跨国车企利用中国市场、技术和制度开放等优势,实现了“在中国,为世界”的转变。
“对于跨国车企来说,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特别是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跨国车企可以利用中国领先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势,完善的产业链资源,加上生产成本优势,由中国研发生产的电动车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规模快速扩张、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趋势,同时也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政策影响加重,中国品牌进入发达国家遭遇壁垒,产业链主导权争夺愈演愈烈等情况。
“随着中国汽车电动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欧美等国家出现了部分壁垒限制。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面对当下的全球竞争格局,企业仍要坚持走出去的总方向不变,但也需要打破局限。首先,企业需要考虑在海外当地建工厂,只有实现海外产业链的落地,才能降低壁垒的限制;其次,在坚持国际化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路线需要进一步丰富,出海不能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打法”策略,要明确海外市场的需求。”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向记者表示。
在长安汽车副总裁王孝飞看来,国际形势虽严峻复杂,但又充满战略机遇。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已形成优势,海外市场也已成为未来的确定性增量,最终全球化势不可挡。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产业配套日趋完善,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
“未来3至5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的关键窗口期,是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世界一流品牌的绝佳时机。海外本地化、产业链深度布局是致胜法宝。中国品牌加速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新能源跨越式增长,品牌价值向上突破,凭借电动车产品在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方面优势,逐渐渗透欧洲等发达市场,并逐步走向全球。”王孝飞表示。